一、 指導思想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教育信息化的戰略部署,根據教育部、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參與常州市以及天寧區教育現代化建設,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按《關于加快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意見(2019-2020)》落實相關工作,緊緊圍繞天寧區教育文體局中心工作,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升學校中小學(幼兒園)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重點工作
(一) 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規范管理制度
學校繼續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明確人員職責。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廣,涵蓋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視管理,樹立服務第一,重質量和效益十分重要。信息部門牽頭,教導處落實、協調教育信息化工作,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二) 完善技術裝備,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學校以創建江蘇省中小學智慧校園為契機,我們繼續努力自查自改,爭取克服學校經費緊張,我們盡量做到開源節流,同時尋求上級領導部門的支持,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教育技術裝備的建設與配備上。
(三) 以項目為抓手,加強教育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
以“互聯網+課堂教學范式的發展應用”項目和常州市2018年市信息化項目“博愛微學園 樂享學習社區”為契機,明確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標,深入信息技術的研究,利用信息技術為教與學服務,不僅要為了教師的“教”,更要促進學生的“學”。2020年為應用深化年,按照項目方案,對照擬定目標、工作進度,有序開展范式的發展與應用,以及總結并廣泛應用。本學期將新版博愛微學園1.0版繼續完善與修改,并投入正常使用。
(四) 開展教師培訓,著力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新高度
本學期學校繼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注重教師專業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綜合發展,鼓勵教師探索新型的教與學模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水平,培養教師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資源開發。通過公開課、觀摩課、示范課等形式,組織教師對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學設計、教學資源的集成與整合等方面進行研討,在評優課等活動中提出明確要求,評比優秀課件,促使教師自覺鉆研、學習,在不斷實踐中提高信息素養,為下學期各級各類信息化能手比賽作積極準備。
(五) 完善信息化平臺使用制度,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本學期繼續加大力度開展中層和教師天寧區教育公共服務集約化平臺使用培訓,從而提升學校信息化發展目標,規劃、組織、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提高學校各項管理及教育活動信息化水平。針對疫情期間暴露出的信息化手段不完善等問題,積極思考資源系統、成績管理、業務系統、家校溝通等,突破相關管理瓶頸,打通學校信息發布、教師專業成長等壁壘。有效推進基于大數據的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和績效評價的教育治理。
附:具體工作日程安排
三月:
積極準備天寧區信息化建設項目展評活動
參加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教研活動
參加信息化常態教學實驗教師培訓
四月:
市信息化項目重汽匯報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常州市第六屆中小學生創客大賽
積極組織學生天寧區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
舉辦“互聯網+課堂教學范式的發展與應用”項目實施研討活動
參加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教研活動
五月:
準備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質量調研
組織學生參加天寧區、常州市屆機器人大賽
組織學生參加天寧區、常州市屆編程大賽
六月:
參加中小學信息技術專業教師技能培訓
學期總結